蔡映辉,厦门大学教育学博士,汕头大学高等教育研究所研究员、硕士生导师,汕头大学人事处处长,曾担任汕头大学教务处处长。主持国家级课题3项、省级课题或教研项目10余项。研究兴趣为高等教育管理、新工科通识教育、服务学习等,在《中国高教研究》《国家教育行政学院学报》《江苏高教》等期刊上发表学术论文40余篇,出版专著2部,获得省级教学成果奖5项。开设的主要课程:高等教育评估、课程与教学论(研究生);大学学习学、教育学、中国高等教育问题(本科生)。
卢晓东,北京大学管理学博士(教育经济与管理)。曾任北京大学教务部副部长、元培学院副院长,研究领域为高等教育管理、课程和教学论、比较高等教育、院校研究、教育财政,主持和参与多项国家和省部级研究项目,在学术期刊发表论文120余篇,在报纸发表教育评论200余篇,出版专著1部,H指数25。三次荣获国家级教学成果奖(二等),获得省部级教学成果奖、科研奖多项。曾担任多项兼职工作,目前任中国高教学会素质教育分会学术委员会委员、中国教育发展战略学会教育财政专委会常务理事、中国教育发展战略学会高等教育专委会常务理事、创新人才教育研究会大学专委会常务理事等。
刘祥玲,华东师范大学在读教育博士,硕士毕业于南开大学,本科毕业于华东师范大学,研究兴趣为体验式学习、服务学习、劳动教育、高等教育管理等,发表中英文论文13篇,出版专著2部,获得国家级教学成果二等奖1项,省级教学成果奖7项。承担服务性劳动课程的教师培训、管理和研究工作。
徐兰兰,香港城市大学博士学位(社会与公共行政系),兼任汕大MPA教育中心副主任。政治学理论专业。主授:公共组织理论、公共项目管理、社会性别与公共政策、当代中国性别议题等课程。近期研究方向为协商民主理论与实践、城乡社区治理。
吴锳凡,法学硕士,开设的主要课程:就业指导、职业生涯规划、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等。开设多门服务性劳动课程,担任课程负责人,承担服务性劳动课程的教师培训工作,做好服务地联系、学生培训、现场实践、课程总结等工作,共服务数十个中小学近四千名中小学生。
林蓉,发展与教育心理学硕士,主要研究领域:心理健康、服务学习、思政教育,主持广东省高等学校教育教学改革研究项目,广东省一流社会实践课程负责人。
王润,计算机专业硕士,作为负责人开设多门服务性劳动课程,曾主持学院及校内相关公益课程改革、教学管理改革、课程整合思维植入改革等科研项目,并承担服务性劳动课程的教师培训工作。
陈逸雯,新闻学硕士,作为负责人开设服务性劳动课程,“广东省青年讲师团”成员。